99星座屋 > 老黄历 > 24节气 >

雨水节气有什么风俗

时间: 宋佳 24节气

雨水这个节气是降雨的开始,在这个时节降雨量都是小雨或者是毛毛雨为主。那么关于雨水节气你们了解多少?对此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雨水节气有什么风俗详情,欢迎参阅。

雨水节气有什么风俗

雨水节气有什么风俗

回娘家

川西一带有雨水节回娘屋的风俗。到了雨水节这天,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。已有了孩子的妇女,须带上罐罐肉、椅子等礼物,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。久婚未孕的妇女,也要带上礼物回娘家。会由其母亲为她缝制一条红裤子,穿到贴身处,以示吉祥,祈求来年得子。

接寿

过雨水节,女婿也不得闲着,也要去给岳父岳母送节。送节的礼品则通常是两把藤椅,上面缠着4米长的红带,这称为“接寿”,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。送节的另外一个典型礼品就是罐雄肉,给岳父岳母送去。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谢和敬意。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,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,意在保佑女婿顺利出门,帮其遮风挡雨,也有祝愿女婿一生平安的意思。

拉保保

雨水这天在川西有一项特具风趣的活动叫“拉保保”。古时医疗条件不好,为了让儿子或女儿顺利、健康地成长。父母会为自己儿女求神问卦,看看自己儿女命相好不好,需不需要找个干爹。而找干爹的目的就是希望借助干爹的福气将孩子带大。此举年复一年,久而演化为一方之俗,传承现在更名为“拉保保”。

占稻色

占稻色是流行于华南稻作地区的习俗、就是通过爆炒懦谷米花来占卜这年稻谷的成色。成色足则意味着高产,成色不足则意味着产最低。成色的好坏,就看爆出的糯米花多少。爆出来白花花的糯米越多。则这年稻谷收成越好;而爆出来的米花越少,则意味着这年稻谷收成不好,米价将贵。“花”与“发”语音相同。有发财的预兆。有些地方的客家人甚至还用爆米花供奉天官与土地社官,以祈求天地和美,风调雨顺,家家户户五谷丰登。

雨水节气如何春捂

1、注意天气变化

专家告诉我们,雨水的时候天气变化无常,好听天气预报,及时地观察天气的变化。如果昼夜温差大于8℃~10℃就不要忙着减衣服,特别是老人和孩子。

2、防止寒气浸袭

可能有些人头发脱得比较早,或者脱得比较多,有些人头发比较稀疏,这种人不宜过早摘掉帽子,尤其是进行早晚锻炼的老年人。因为肩周炎、颈椎病对寒气比较敏感,雨水时节早晚寒气过重,容易造成旧病复发或疼痛加重。注意肩部和颈部的保暖,也是防止寒气侵袭的好方法。

3、把握临界温度

对于老年人来说,在雨水时节好把巧℃作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。也就是说,当气温在巧℃以上,而且相对稳定时,才可以减少身上的衣物。值得提醒的是,即使气温回升了,也得再捂上7天左右。身体较弱的人,或者高龄老人则要捂14天以上,这样身体才能适应。

雨水节气的注意事项

一、勿过早减外衣

“燥寒冻肉,湿寒入骨。”由于春气涌动,身体偏热的人从感觉上欲减外衣。体热外泄,湿寒交换于内入骨,易伤骨关节致病。

二、年老体弱者勿用冷水

按中国五行学说,水对应肾,肾主骨。雨水时节年老体弱者用冷水洗脸、洗手,湿寒易侵入关节,又无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,湿寒滞留于手,指易酸痛,重则变形;湿寒滞留于头,头易疼痛。

三、洗头及时吹干

洗头之后应及时用热风机吹干。否则,水湿留于发际中变凉,“同气相求”使湿寒聚于头,由表及里深入颅内,导致头痛。如毛发未干又被冷风吹过,易出现“偏头风”之症。

四、吃食物以平性为宜

“倒春寒”容易使人内脏郁热壅阻,因此不易吃燥热食物“火上浇油”。郁热令人“贪凉”,过于食凉,又会“同气相求”使湿寒伤及脏腑,引起胃寒、胃凉、腹泻之类的失衡症状。所以,饮食保持中庸,吃热饭热菜,但不吃慎吃辣椒、不喝少喝白酒等性温、性热的食物为宜。

雨水的养生食疗方法

1、仙人粥

配方:制何首乌30-60克,粳米100克,红枣3-5枚。红糖做法:将制首乌煎取浓汁,去渣,同粳米、红枣同入砂锅内煮粥,粥将成时,放入红糖或冰糖少许以调味,再煮一会儿,沸即可。

此粥有补气血,益肝肾之功效。通用于肝肾亏损,发须早白,血虚头昏耳鸣,腰膝软弱,大便于结,以及高血脂症,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痫,神经衰弱,高血压等病症。

2、银耳粥

配方:银耳3克,大米50-100克,冰糖(或白糖)适量。

做法:摘净洗好银耳,淘洗干净大米,放入锅内同煮粥。熟时加入冰糖(或白糖)。每天一次。

此方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效。适用于自汗盗汗,遗精腰痛,妇女带下等症。

3、菊槐绿茶饮

洁净的菊花、槐花、绿茶各5克,放入瓷杯。用滚开水冲泡,加盖后浸泡10分钟,不时代茶饮用。可清热去火。

雨水的由来

雨水是24节气中第2个节气。每年的2月18日前后,太阳黄经达330度时,就是雨水节气啦。这时温度开始回升、冰雪融化、降水增多,故取名为雨水。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,到3月4日或5日结束。

月令七十二候集解:“正月中,天一生水。春始属木,然生木者雨水必水也,故立春后继之雨水。且东风既解冻,则散而为雨矣。”意思是雨水节气前后,万物萌动,春天就要到了。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:“一候獭祭鱼;二候鸿雁来;三候草木萌劝。”这个节气过后,大地一派欣欣向荣。

雨水三候分别是哪三候

一候,獭祭鱼

獭,又名为水拘贼或食鱼。祭鱼,即川鱼祭天。雨水时节,冰开始融化,水獭在水里面很容易将冰打破。每到这个时候。水獭都会把自己从水里面捕到的鱼摆放在树木之上,围着自己摆成一圈,而自己就将两只前爪拱在身前,像祷告祭奠天地、感恩自然一样,在圈里面转上一圈。

二候,鸿雁来

雁,知时之鸟,热归塞北,寒来江南。南方天气暖,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,候鸟是随着天地阴阳之气的变幻而往来,以适应气候。

三候,草木萌动

天地间阴阳交泰,出现生机,草木乘此生机,开始萌动,在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春雨中,草木将开始抽出嫩芽。从此,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
716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