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元宵花灯制作方法
看花灯是元宵节的传统项目之一,花灯会上,各式各样的花灯令人眼花缭乱。那么,你知道传统元宵花灯的制作方法吗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4传统元宵花灯制作方法,欢迎参阅。
传统元宵花灯制作方法
选材扎骨架
将竹子加热半小时后取出,置阴凉处晾干后刨去粗糙的表皮,裁取竹条所需的长度,以灯笼大小而定。以交叉方式编织完成灯架,灯架中间,扎数圈竹圈于灯壁上。
制作灯身
用白色、红色的普通宣纸或者洒金宣纸,裁成符合灯笼骨架的长宽,就可以自行设计图案了。糊好后,还可以用窄条的仿绫纸上下镶边,看起来更为雅致。
制作光源
如果放在室内,只需要在灯笼里点一根普通蜡烛;如果想提着出去,最好用灯泡和电池做一个简单电路。
裱糊
先将稀释的糨糊,均匀的平刷在骨架表面,再裱糊棉纱布,即将剪好的纱布轻附在灯架上,再用刷子沾糨糊刷平,最后再粘贴二层做灯笼用的单光纸。注意,刷平糨糊的刷子必须干净,裱糊的纸也必须糊得没有接缝才算真正的裱糊完成。
晾干彩绘
将灯笼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。以个人所需图案彩绘或剪贴,如人物、八仙、花鸟、仕女等。彩绘后,依情况来决定是否书写文字。等文字、图案完全干后,花灯就告成。
元宵节特色城市灯会介绍
南京秦淮灯会
金陵灯会亦称秦淮灯会或夫子庙灯会,是中国最著名的灯会活动之一。秦淮灯会通过扎灯、赏灯、闹灯等诸种形式寄托民众的良好愿望与生活追求,与此相辉映的其他民间文化艺术门类,如南京剪纸、空竹、绳结、皮影、秧歌。
自贡灯会
自贡地区早在唐宋年间就有了新年赏灯的习俗,明清时期更进一步发展为各种会节。2002年,自贡灯会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两大民俗活动之一,列于40个民俗活动精品榜首,自贡市也被文化部命名为“民间艺术之乡(彩灯)”。
西安城墙灯会
城墙灯会,早已成为几代西安人庆祝团圆佳节的一种生活方式,彰显了魅力西安的独特文化。在青砖古瓦的明城墙上张灯结彩、挂龙舞狮办灯会,欣赏到“唐都上元不夜城,灯火辉煌醉长安”的美景。
北京龙庆峡冰灯节
延庆龙庆峡冰灯,顺水库大坝飞流直下的冰瀑奇观,年年保留,70米高的巨坝上垂下巨大冰瀑,下饰冰花、冰柱,形成一座飞流千尺晶莹剔透的冰雪乐园。媲美哈尔滨的冰雕艺术,让每一个到这里的人目不暇接,恍惚间如同置身童话世界。
元宵节又叫火把节
在民间,元宵节又做火把节。元宵节是中国自古的传统节日,据说元宵赏灯始于上古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,希望减轻虫害,祈祷获得好收成。直到今天,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,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。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,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,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。
元宵节为什么要明帝敬佛
这种说法源于佛教说。胡申生先生主编的《社会风俗三百题》写道:“佛教教义中把火光比作佛之威神,《无量寿经》有‘无量火焰,照耀无极’说法。在佛教教义中,灯一直是作为佛前的供具之一。逢遇佛教盛会都要大明灯火。在佛教传说中,于正月十五张灯有关系的是有关佛祖神变的事迹。
元宵节的意义
元宵节的意义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。
农历正月十五(又称“上元节”,小正月,或元宵节)是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。元宵节里有很多地方可以组织人们最熟悉的元宵节和元宵节。
节日期间吃饺子的习俗是在宋代左右形成的。据记载,唐代元宵节吃了“茧”和“圆角”。在南宋,出现了“乳糖圆子”,这应该是唐元的前身。宋代周必达写的诗《沸腾的浮子》中有“星灿乌云,珠荡在浑水中”。
元宵节期间吃元宵的民间习俗。元宵节由糯米制成,可以是固态的也可以是馅的。塞满豆沙,糖,山楂,各种水果原料等。食用时可以煮,炸,蒸或炸。最初,人们将这种食物称为“福圆子”,后来又被称为“唐端”或“唐圆”,甚至到明代,“元宵节”的名称也变得越来越普遍。
特殊汤圆的名称类似于“团圆”一词,意思是团圆,象征着整个家庭的团圆以及和谐与幸福。人们也想念失散的亲人,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美好的祝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