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9星座屋 > 老黄历 > 传统节日 >

寒食节是什么意思简介

时间: 宋佳 传统节日

每年的四月份,不仅会迎来清明节,还是在清明节前还会有一个不为很多人知的传统节日——寒食节,对此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盘点寒食节是什么意思简介,欢迎参阅。

寒食节是什么意思简介

寒食节是什么意思简介

寒食节是春秋时期晋文公为了纪念介之推被火烧死的日子,而从这时候开始每逢这天,都要禁火吃冷食的习俗,以此来缅怀先烈,以前的时候,寒食节这天家家户户不能生火,吃饭也只能吃冷食、熟食,到现在也还有少数地方有寒食节禁火三天的习俗,常常涉及的食物包括冷粥,冷面条,冷浆,绿米、糯米、面条,蛇兔,枣蛋糕,大麦,神类食品等,一般都有数十种食物,其中大多数具有深远的意义。

寒食节可以扫墓祭祖吗

寒食节跟清明节的日子相近,所以对应的传统习俗也是基本一样,古时候寒食节也是重大的祭祀节日,所以这一天都可以上坟扫墓祭祖,其中上坟之俗,是很古老的,有坟必有墓祭,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续魄之俗相融合,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。这时候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,致祭、添土、挂纸钱,然后将子推燕、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,用柳枝或疙针穿起,置于房中高处,意沾先祖德泽。

寒食节传蜡烛的寓意

经过上面的介绍之后,大家应该知道,古时候到了寒食节这天是不可以生火,所以蜡烛也是不可以轻易点燃,所以古时候就有了传蜡烛的风俗,所谓的传蜡烛,是到了寒食节这天,只有得到皇帝恩宠的大臣才有资格得到蜡烛,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,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,以此来解决夜晚无光的问题,这也是极少数人才会有的恩赐。

寒食节的演变文化

历史上,寒食节活动由纪念介子推禁烟寒食为主,逐步演变为以拜扫祭祖为主,其中蕴含的忠孝廉洁的理念,完全符合中国古代国家需要忠诚,家庭需要孝道的传统道德核心,成为家庭和谐、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。发展到现代,寒食节已成为缅怀革命先烈,教育青少年重要形式。同时,每逢寒食节,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回乡扫墓祭祖,成为传承中华民族根祖文化,体现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节日。

古代先民,对寒食节禁烟冷食的执着,表达了对千古先贤介子推忠贞不渝的怀念之情。寒食食品和饮料达数十种,多数寓意深刻。如:祭食蛇盘兔,介休俗有“蛇盘兔,必定富”之说,有企盼国富民强之意;祭食面燕,介休方言为教育后人“念念”不忘介公高风亮节;寒食节插柳,意为追求政治清明。

在元杂剧及明代小说、晋剧、近代京剧、现代晋剧中,都有许多介子推暨寒食节的专门曲目和章回。从东汉以来,关于介子推的传说、故事及碑刻也成为研究三晋民间文学和金石艺术的重要史料。

寒食节的渊源

寒食节是春秋时晋文公为纪念介之推而设的节日,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。历经各朝代延续至今,从未间断。虽经东汉周举、东汉末年曹操、后赵石勒、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断,却屡禁屡兴,寒食习俗流传全国,深入民心。

唐玄宗顺应民意,颁诏将寒食节拜扫展墓编入《开元礼》中,并定为全国法定长假,丰富多样的寒食活动,充实了社会生活,增进了社会人际和谐关系,对缓解社会矛盾,推动社会不断前进起了重要作用。特别是北魏、辽、金、元和清代兄弟民族统治者对寒食节俗的认同和参与,通过寒食文化的交流、融合,对促进民族团结和政权巩固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。

寒食节蕴含的介子推忧国忧民、忠君爱国、清明廉洁的政治抱负和“功不言禄”、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,是古代社会伦理准则,是社会安定、民族团结的纽带,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
123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