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9星座屋 > 老黄历 > 传统节日 >

冬至吃汤圆要注意什么

时间: 宋佳 传统节日

马上就到冬至了,对于南方人来说,到了冬至又是吃汤圆的日子,可能很多人会脑袋很痛,汤圆的种类那么多,而且南北差异都非常大,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关于冬至吃汤圆要注意什么,欢迎参阅。

冬至吃汤圆要注意什么

冬至吃汤圆要注意什么

尽量别加糖

汤圆的热量挺高,如果吃汤圆的时候再加糖,那么摄入的热量就相当惊人了,所以吃汤圆别加糖或别喝甜汤。

宜煮不宜炸

汤圆油炸后会让热量加倍,且易上火,最好采用水煮的方式。

不可多吃

汤圆的主要原料是糯米,粘稠难消化,所以吃汤圆要适量,贪多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、胃胀胃痛等。

三高人群肾吃汤圆

汤圆热量和糖分含量都比较高,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患者吃汤圆要谨慎。

老人和小孩不宜多吃

老人和小孩肠胃功能较弱,而汤圆黏腻难消化,不宜多吃。同时,老人和小孩吃汤圆不能太着急,否则可能因为囫囵吞咽,而导致汤圆卡喉,造成窒息危险。

冬至吃汤圆的由来

冬至又称为冬节、亚岁,经过数千年发展,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,有着北方吃馄饨和饺子,南方吃汤圆的习俗。吃汤圆在明、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,在江南尤为盛行,民间便有“吃了汤圆大一岁”之说。在冬至这天,要“作粉圆”或“粉糯米为丸”。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,称“冬至,粉糯米为丸,名‘汤圆’”。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,而后合家围吃汤圆,叫做“添岁”。所以,冬至吃汤圆,古而有之。

冬至吃汤圆有什么好处

汤圆的外皮是由糯米做成的,糯米味甘、性温,能够补养人体正气,吃了后会周身发热,起到御寒、滋补的作用,最适合在冬天食用。糯米含有蛋白质、脂肪、糖类、钙、磷、铁、维生素等,具有补中益气、健脾养胃、止虚汗之功效。汤圆的内馅主要以果料和干果为主,包括芝麻、核桃、花生、山楂等,营养丰富。

冬至汤圆怎么煮

要做一道芝麻花生汤圆,首先要准备糯米面团250克、芝麻花生馅料120克、桂花糖酱3勺。糯米面团分成小剂子,加适量干糯米粉搓圆;按扁,包入馅料,收口搓成汤圆;汤锅注入大半锅水煮沸;下入汤圆,大火煮至再次沸腾时转小火,加少量冷水,再次煮沸时再加少量冷水,反复4-5次;直至汤圆煮至完全浮起时即可关火;最后盛入碗中,加入桂花糖酱即可。

冬至的传说

冬至传说之一

过去老北京有“冬至馄饨夏至面”的说法。相传汉朝时,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,百姓不得安宁。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,十分凶残。百姓对其恨之入骨,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,取“浑”与“屯”之音,呼作“馄饨”。恨以食之,并求平息战乱,能过上太平日子。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,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。

吃“捏冻耳朵”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。缘何有这种食俗呢?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,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,寒风刺骨。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,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,心里非常难过,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,用羊肉、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,捞出来剁碎,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,再放下锅里煮熟,做成一种叫"驱寒矫耳汤"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。服食后,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。后来,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,是故形成“捏冻耳朵”此种习俗。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,也有的称它为”扁食“和”烫面饺“,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。

冬至传说之二

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。相传,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,觉得味道特别鲜美,赞不绝口。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。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,吃狗肉、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,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。

冬至传说之三

在江南水乡,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。相传,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,他的儿子不成才,作恶多端,死于冬至这一天,死后变成疫鬼,继续残害百姓。但是,这个疫鬼最怕赤豆,于是,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,用以驱避疫鬼,防灾祛病。

3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