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9星座屋 > 老黄历 > 传统节日 >

元宵节都有哪些风俗

时间: 宋佳 传统节日

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照古时人。我们抬头看向正月十五的夜空,或许月亮每一年都在变化,但是有些传统依旧保留了下来,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元宵节都有哪些风俗2024,欢迎参阅。

元宵节都有哪些风俗

元宵节都有哪些风俗

赏花灯:正月十五的花灯不仅是自家准备的灯笼,也有官方举办的灯会,到了夜幕降临时,亮如白昼,十分赏心悦目,人们纷纷结伴出行,讨论各个花灯的模样,有的还会驻足小摊前猜灯谜,就是把谜语写在灯笼上,如果猜对了还有奖品获得。

舞龙舞狮:无论是舞龙还是舞狮,都需要由很多人合作表演,所以届时街上都是一大队人马热闹地走过,同时还伴随着鞭炮和烟花的声音,十分喜庆。

元宵节起源于哪个朝代

据相关资料记载,元宵节大致是起源于汉代。那时汉文帝刚铲除了一些后顾之忧,恰逢正月十五,于是组织庆祝,表示与民同乐,并把此日订为元宵节,至汉武帝时、司马迁在太初历中把元宵节列为民间节日之一。盛于隋宋,有“宋时汤圆隋时灯”的说法。如今元宵节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传统节庆了,到了这一天人们纷纷出来赏灯猜谜,十分喜庆热闹。

正月十五为什么要吃元宵

因为元宵的形状是圆润的,象征一家团圆的美好寓意,主要原料是用糯米磨成粉做皮,用花生、白糖或芝麻等当馅。据说在宋朝时称元宵为“浮圆子”、“圆子”、“乳糖元子”和“糖元”。在《平园续稿》、《岁时广记》、《大明一统赋》等史料均有提及,成为了民俗必吃美食,在平时是叫做汤圆的,制作方法一模一样,只不过到了正月十五,为了配合节日,便被称为元宵。

元宵节吃汤圆的故事

“元宵”作为食品,在中国也由来已久。宋代,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。这种食品,最早叫“浮元子”后称“元宵”,生意人还美其名曰“元宝”。古时“元宵”价格比较贵,有一首诗说:“贵客钩帘看御街,市中珍品一时来。帘前花架无路行,不得金钱不得回。”

元宵节吃汤圆,除了寓意喜庆合家团团圆圆,还有御寒、补脾胃、益肺气之养生功效。元宵汤圆的材料主要是糯米,《本草纲目》中指出,糯米是补脾胃、益肺气之谷。糯米味甘、性温,吃后能补养人体气血,滋养脾胃。冬季最冷是三九,目前虽然已过,但天气乍暖还寒,寒冷天最容易亏损的就是胃气。古人在正月十五闹元宵时用糯米材料制作汤圆,除了糯米有粘性,包圆容易下锅不会散开,还因糯米具有御寒方面的特性。

糯米汤圆外型圆圆的,里面带馅或实心,在北方叫元宵,到了南方则叫汤圆。元宵汤圆可以有很多花样。尤其带馅的品种最多。

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,名叫“元宵”,长年幽于宫中,思念父母,终日以泪洗面。东方朔决心帮助她,于是对汉武帝谎称,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,要逃过劫难,唯一的办法是让“元宵姑娘”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,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。汉武帝准奏,“元宵”姑娘终于见到家人,此后,便形成了元宵节,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也在此时流传开来。

元宵节传统食物

1、汤圆

在元宵节的时候,南方的人吃的是汤圆,台湾的民歌《卖汤圆》中有一句歌词是:"一碗汤圆满又满,吃了汤圆好团圆。"天上月圆,碗里汤圆,意味着家庭团圆,阖家幸福。

汤圆是糯米粉加水调和成糯米皮,然后放入事先做好的各种馅料,一般都是干果和水果加上植物油,例如花生,芝麻,核桃等等,最后把糯米皮包好,形成一个圆球就可以了,汤圆是包出来的。

2、元宵

元宵节,北方人要吃元宵。说到元宵,不少人以为汤圆就是元宵。其实元宵和汤圆尽管在原料、外形上差别不大,实际是两种东西。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制作工艺上。做汤圆相对简单,一般是先将糯米粉用水调和成皮,然后将馅“包”好即成。而元宵在制作上要繁琐得多:首先需将面和好,把凝固的馅切成小块,过一遍水后,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,一边滚一边洒水,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。

3、生菜

广东人过元宵节时喜欢“偷”摘生菜,拌以糕饼煮食,据说这种食品代表吉祥。广东人的性格平和实在,对节庆也最图一个好意头,平时最常用于新店开业等节庆场合的生菜,也是元宵节必备的节庆用品。经常成为南方饭桌上常见蔬菜的生菜,名字就和“生财”谐音,因此也被看做是象征富贵吉祥的喜庆之物。

7220